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25日说,中国农科院将聚焦未来农业发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聚焦粮棉油、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培养一批领军人才。
当天,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农科院第四次人才工作会上,唐华俊表示,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然而,我国农业还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与发展方式粗放、发展动力转换与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等困境。
“目前我国种子国外依赖度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进入徘徊期,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生物安全事件频发,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唐华俊说,“畜禽良种国产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智能农机装备研发等重大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仍有待突破,迫切需要相应的农业科技人才。”
唐华俊认为,中国农科院过去的人才培养存在学科间人才结构不平衡,人才培养、使用、配置与重大科研任务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目前66%的领军人才集中在作物、畜牧、植保、资源与环境4个优势学科中,农业机械、农业工程、经济信息等传统学科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人工智能育种、纳米材料技术、能源微生物等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布局明显不足。”他说,下一步要根据创新链、产业链布局按需精准引才,实现人才精准培养和科技资源高效配置。
在人才培养方面,唐华俊认为,要将人才培养使用与重大科研布局、重大科技任务实施、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统筹谋划、整体布局。同时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选派重点领域科研和管理人员到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和学习交流,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
唐华俊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农科院要整合优化项目、平台、经费、岗位等优质资源,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原文链接: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81299.html
转载自:《生物谷》
日期:2020年11月27日